时间: 2019-12-05
浏览量: 5267
目 录
17 关于胆结石及泌尿系结石107
附录D 公务员录用体检表……………………………………………………………………135www.jieyoutijian.com
第1篇 beplay体育ios网页版及操作规程
公务员录用体检包括以下各科检查项目。体检中如果发现阳性或可疑阳性体征不能确定疾病性质需要进一步检查确诊的,可由主检医生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增加检查项目,以便明确诊断并作出是否合格的体检结论。
1 临床检查
1.1 一般检查
1.1.1 人体测量
1)身高:受检者脱鞋,立正姿势站于身高计平板上,枕部、臀部、足跟三点紧靠标尺,头正,两眼平视,身高计水平尺紧贴头顶,以厘米(cm)为单位记录。
2)体重:检查前应将体重计校正到零点,受检者应脱去上衣外套(留衬衣),自然平稳地站立于体重计踏板中央,防止摇晃或施压,以公斤(kg)为单位记录。
1.1.2 血压测量
使用标准血压计是测量结果准确的重要因素。必须按要求对该设备定期检定和维护,才能保证测量的正确。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要求,选择符合计量标准的水银柱血压计,或者经国际标准(BHS和AAMI)检验合格的电子血压计进行测量。目前临床上仍普遍采用符合计量标准的水银柱血压计进行血压测量。鉴于我国对电子血压计是否经过上述国际标准验证尚缺乏有效监管,加上目前市场上的电子血压计良莠不齐,故其准确性受到质疑。
名词解释:BHS(英国高血压学会)、AAMI(美国医疗器械检测协会)。
目前,水银柱式血压计多年来的应用结果令人信服。鉴于血压值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体检结论,因此,目前阶段诊室血压还是应使用水银柱式血压计进行测量。
1)测量前准备:因血压易受多种因素影响,所以受检考生在安静环境下至少休息5分钟再进行测量。
2)检查体位:受检者取坐位。
3)检测方法:选用符合计量标准的汞柱式血压计,水银柱液面应与零点平齐。测量右上肢血压。右上肢裸露、伸直并轻度外展放在桌面上,肘部与心脏同高。臂下可放棉垫支撑,手掌向上,袖带平整缚于右上臂,不可过紧或过松,使袖带气囊中部对准肱动脉部位,袖带下缘在肘窝上2~3 厘米处。将听诊器胸件(不能用钟型件)放在肱动脉搏动最明显处,但不应插入袖带下,压力适度,用右手向气囊内注气。
4)最高充气压:袖带充压至肱动脉搏动消失后再升高20~30mm Hg,然后放气,使水银柱缓慢下降,放气速度约为2mm Hg/s。听到的第1次声响的汞柱数值为收缩压,声音消失时的汞柱数值为舒张压。
5)血压读数:取水银液面顶端,平视刻度值,且尾数只能取为偶数,记录单位为mm Hg。
1.2 内科检查
1.2.1 病史搜集 含既往病史、个人史、家族史、不适症状,应按系统顺序,边查边问,重点询问有无经正规医院确诊的慢性病、精神疾病及传染病史等,目前用药情况及治疗效果。
1.2.2 心脏检查 含望诊、触诊、叩诊、听诊,以叩诊及听诊为主,对于判断有无器质性心脏病以及心脏病的病因、性质、部位、程度等,均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心电图及X线、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常可对许多心脏病作出初步的诊断。
1)检查体位:受检者取平卧位,在安静状态下进行。二尖瓣区有可疑病理性杂音时,可取左侧卧位,用钟型胸件听诊最为清楚。
2)望诊:观察心尖搏动的位置、强度、范围、节律、频度有无异常,心前区外形,同时还应注意观察受检者一般情况,注意有无发绀、苍白、杵状指、生长发育异常等。
3)触诊:注意心尖搏动的位置、范围、强弱及有无震颤,有无心包摩擦感。依震颤出现的时间可分为收缩期、舒张期及连续性震颤,结合震颤出现的部位判断其临床意义(见表1)。
表1 心脏各种震颤的临床意义
出现时间 | 出现部位 | 提示疾病 |
收缩期
舒张期 连续性 | 胸骨右缘第二肋间 胸骨左缘第二肋间 胸骨左缘第三、四肋间 心尖部 胸骨左缘第二肋间及其附近 | 主动脉瓣狭窄 肺动脉瓣狭窄 室间隔缺损 二尖瓣狭窄 动脉导管未闭 |
4)叩诊:用指指叩诊法,沿肋间由外向内、自上而下为序进行,用力要均匀。心界扩大者应进行测量,从胸骨中线量至各肋间浊音开始点,用尺测量不得随胸壁弯曲,应取其直线距离。
5)听诊:按二尖瓣区(心尖区)、三尖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的顺序进行,还应特别注意听诊胸骨左缘,以防先天性心脏病杂音漏诊。听诊内容包括心率、心律、心音、杂音及心包摩擦音等。
①心率:心律匀齐时最少数15秒,心律不齐时最少数60秒。正常成人心率为60~100次/min,超过100次/min为心动过速,低于60次/min为心动过缓。
②心律:如果有早搏,应记录每分钟几次;如果心律紊乱无规律,应结合心电图予以记录。
③心音:注意有无异常心音,如心音亢进、心音减弱、额外心音、心音分裂等。
④杂音:分为生理性杂音(功能性杂音)和病理性杂音(器质性杂音)。听诊发现杂音,应根据杂音的部位、强度、性质、长短、出现时间、传导情况及其随体位、呼吸的变化情况等进行判定。
心脏收缩期杂音强度分级见表2。生理性收缩期杂音,一般心尖区不超过2级,肺动脉瓣区不超过3级,主动脉瓣区不超过1级,杂音性质柔和、吹风样,局限不传导。舒张期杂音均属病理性,杂音响度仅分为轻度或响亮。生理性与病理性收缩期杂音鉴别要点见表3。
表2 心脏收缩期杂音强度分级
级别 | 杂音特点 | 震颤 |
1 2 3 4 5 6 | 很弱,须在安静环境下仔细听诊才能听到,易被忽略 较易听到,不太响亮 明显的杂音,较响亮 杂音响亮 杂音很强,且向四周甚至背部传导,但听诊器离开胸壁即听不到 杂音震耳,即使听诊器距胸壁一定距离亦可听到 | 无 无 无或可能有 有 明显 强烈 |
表3 心脏生理性与病理性收缩期杂音鉴别要点
鉴别要点 | 生理性杂音 | 病理性杂音 |
杂音部位 出现时间 杂音强度 杂音性质 传导范围 易变性
心脏形态 | 多在二尖瓣或肺动脉瓣听诊区 发生于收缩早期,不掩盖第一音 一般不超过2级 柔和,吹风样 一般比较局限 易变化,时有时无,受呼吸、体位变化的影响 正常 | 各瓣膜听诊区 占收缩期的大部分或全部,掩盖第一音常在3级以上(主动脉瓣区超过1级) 多粗糙,吹风样或雷鸣样 传导范围较广 持久存在,变化较小,多不受呼吸、体位变化的影响 可有心房或心室增大 |
1.2.3 肺部检查 主要检查方式为望诊、叩诊、听诊,以听诊为主。
1)检查体位:受检者取坐位或仰卧位。
2)望诊:观察胸廓是否对称、有无畸形,呼吸运动是否均匀一致,胸部皮肤有无静脉曲张、皮疹、蜘蛛痣等。
3)叩诊:自肺尖开始,由上而下,两侧对称部位比较。正常肺的清音区如果出现浊音、实音、过清音或鼓音时,提示肺、胸、膈或胸壁的病理改变。
4)听诊:由肺尖开始,自上而下,先胸后背,两侧对称部位比较,注意呼吸音的强弱,有无干、湿啰音及胸膜摩擦音等,必要时结合放射科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1.2.4 腹部检查 主要检查方式为望诊、触诊,以触诊为主。
1)检查体位:受检者取仰卧位,双腿屈起并稍分开,使腹肌松弛,做平静腹式呼吸。
2)望诊:观察腹部有无膨隆、皮疹、腹壁静脉曲张等。
3)触诊:检查者站立于受检者右侧,用右手以轻柔动作按顺序触诊腹的各部。检查一般从左下腹开始,按逆时针方向顺序进行,注意腹壁的紧张度、有无压痛、反跳痛以及包块等。触到包块时需注意其位置、大小、形态、质地、有无压痛、搏动以及活动度情况,注意将正常情况与病理性包块区别开来。
①肝脏检查:在右锁骨中线上由髂前上棘平面开始深触诊,嘱受检者深呼吸,当呼气时,指端压向深部;吸气时,施压的指端于原位向肋缘方向触探,如此自下而上,顺序上移。如果肝脏增大或下移,右手指腹即可触到肝下缘。随后在剑突下触诊。注意肝脏大小、硬度、边缘厚薄、表面光滑度,以及有无结节、压痛、肝区叩击痛等。
肝脏软硬度判定:质软,口唇样硬度;质韧,鼻尖样硬度;质硬,前额样硬度。
对肝大者应注意肝上界有无移位,并分别测量肝缘与肋缘、肝缘与剑突根部的距离,注意是否伴有脾脏、淋巴结肿大及其他伴随体征,如消瘦、黄疸、腹水、水肿等,并做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
②脾脏检查:取仰卧位或右侧卧位,多用双手触诊法。左手掌置于受检者左腰部第 7~10 肋处,试将脾脏从后向前托起,右手掌平放于腹部,与肋弓呈垂直方向,随受检者的深呼吸,有节奏地逐渐由下向上接近左肋弓,进行脾脏触诊。如果脾脏增大明显,应按三线测量。触及脾脏时,不仅要注意大小,还要注意其边缘厚薄、硬度、有无压痛或叩击痛、表面是否光滑等。
脾脏软硬度判定:同肝脏软硬度判定。
1.2.5 神经系统检查 主要以询问病史及视诊观察为主。病史在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中占有重要位置,应详细搜集,并着重询问精神疾病史、神经疾病史及遗传病家族史等。注意有无肌肉萎缩、震颤、步态异常等体征。必要时可进行相应的神经系统检查,如浅反射、深反射、肌力、肌张力检查等。
1.3 外科检查
1.3.1 病史搜集 主要记录受检者曾经做过何种重大手术或外伤史情况,名称及发生的时间,目前功能情况。
1.3.2 皮肤检查 主要观察有无皮疹、出血点、溃疡、肿物等异常情况,有无慢性、泛发性、传染性或难以治愈的皮肤病。
1.3.3 浅表淋巴结检查
1)检查部位:耳前、耳后、乳突区、枕骨下区、颌下区、颏下区、颈前后三角、锁骨上窝、腋窝、滑车上、腹股沟等处,应依次检查,以防遗漏。
2)检查内容:淋巴结肿大的部位、大小、数目、硬度、压痛、活动度、有无粘连融合,局部皮肤有无红肿,并应注意寻找有无引起淋巴结肿大的原发病灶。
1.3.4 头颅检查 观察有无颅骨缺损、凹陷、肿块、畸形等异常,头部运动是否正常,有无活动受限及头部不随意颤动等。可结合病史询问进行。
1.3.5 甲状腺检查
1)视诊:除生理性肿大(例如在青春期、妊娠及哺乳期可略增大)外,正常人的甲状腺是看不见和摸不到的。如果肿大,应注意其大小、形状、对称性以及随吞咽动作的活动性。
2)触诊:医师立于受检者背后,双手拇指放在其颈后,用其他手指从甲状腺软骨向两侧触摸;也可站在受检者面前以右手拇指和其他手指在甲状软骨两旁触诊,同时让其作吞咽动作,注意甲状腺肿大程度、对称性、硬度、表面情况(光滑或呈结节感)、压痛、局部有无震颤及血管杂音、甲状腺结节的质地、形状及活动度等。
3)甲状腺肿大的分度:甲状腺肿大可分三度。Ⅰ度,不能看出肿大但能触及者;Ⅱ度,能看到肿大又能触及,但在胸锁乳突肌以内者;Ⅲ度,超过胸锁乳突肌外缘者。
4)甲状腺肿大的分型:弥漫型,甲状腺呈均匀性肿大,摸不到结节;结节型,在甲状腺上摸到1个或数个结节;混合型:在弥漫肿大的甲状腺上,摸到1个或数个结节。
1.3.6 乳腺检查
1)检查体位:受检者一般取坐位,必要时也可结合仰卧位检查。
2)视诊:观察乳腺外形是否对称(如果不对称,应查明原因),是否有局限性隆起或凹陷,乳头有无内陷、糜烂或异常分泌物,乳腺皮肤有无红肿、静脉曲张、溃疡、酒窝状改变或桔皮样变。
3)触诊:检查者手指和手掌平置在乳腺上,轻施压力,可先从左乳腺外上象限开始,顺